法治網首頁>>
城市治理>>滾動圖>>
西安位列全國“五一”假期旅游熱度第四 發布時間:2022-05-06 15:44 星期五 來源:西安晚報
5月5日,興慶宮公園美景宜人。 記者 郝鐘毓 攝
當夏日悄然而至,“五一”小長假也圓滿收官。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市文旅行業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文旅產品供給工作,本地游、休閑游激發市場活力,新場景、微度假引爆假日消費。
數據統計,西安位列全國“五一”假期旅游熱度第四,2022年露營活動十大熱門城市之一,假日期間,全市未發生文化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投訴。
提站位嚴把關
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要求,西安文旅系統認真貫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圍繞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工作,堅決織密疫情防控網,龍巖花生,嚴守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底線。
各類文化和旅游經營單位全面落實各項防疫要求,按照“限量、預約、錯峰”的開放要求,控制人員接待上限;堅持查核酸、掃碼驗碼、測溫、規范佩戴口罩、一米線等防控措施;做好環境消毒通風,配足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每日對各區縣、開發區文化旅游部門及經營場所落實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扎實開展中高風險地區來陜返陜人員排查以及全市文旅系統房屋建筑、星級飯店及自建房內開設文化旅游經營活動等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旅游接待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新產品新供給
點燃文旅復蘇新引擎
我市不斷創新的文旅產品,成為帶動假期旅游消費的新引擎。
改版升級的《長恨歌》“一票難求”,人氣火爆。串聯西安地標性文化景點的“西安城市觀光車”帶游客穿越千年。新華社文章《越千年看古今 文旅賦能新消費》聚焦西安;央視新聞頻道以“多措并舉促進文旅行業復蘇”報道西安文旅產品開發成效。
陜西考古博物館為西安“博物館之城”再添重磅新力。大唐芙蓉園“大唐仕女空間站”“密城·白鹿原”等交互式、場景式文旅互動產品解鎖假日新玩法。鄠邑區天橋湖景區讓市民游客盡情享受親山近水的都市慢生活。大唐不夜城、易俗社文化街區、白鹿原影視城等吸引眾多游客度假休閑。
微度假鄉村游
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
順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西安推出賞花拾趣、野餐露營、民宿小憩等短距離、少停留、多頻次的本地游、近郊游、微旅游、微度假產品,成為推動文旅消費升級新的發力點。
“西安十大免費露營地”“曲江綠野露營計劃”,朱雀、太平景區、“三河一山”綠道的“景區+露營”產品,讓游客樂享戶外生活。灞橋區嗨KING野奢營地入選“全國十大露營地”,秦嶺野生動物園、翠華山景區精彩假日活動引人入勝。
“品農家美食,采摘時鮮果蔬,體驗鄉村生活”的鄉村微旅游產品備受親子游客追捧。長安區上王村、藍田縣董嶺村、鄠邑區蔡家坡村、高新區李家巖村等鄉村旅游示范村獲得眾多游客青睞。
重消費強服務
推動文旅融合賦新能
“五一”節前,西安市啟動2022年鄉村旅游年活動,“新鄉村·新旅游·新體驗”旅游產品助力假日市場。
碑林區舉辦“智惠文旅·樂購碑林”“五一”黃金周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動,發放800萬元消費券。曲江新區發放第八期文旅消費券500萬元,從消費端激發市場活力。灞橋區4個文旅新地標和6條文旅新線路精彩亮相。鄠邑區推出的自然生態游和農耕研學游線路受到游客青睞。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以露營市集音樂節迎接各方游客。白鹿原影視城“數字科技·遇見未來”網紅科技文旅暨戶外帳篷露營季以科技創新帶給游客別樣的假期旅游體驗。
西咸新區2022秦漢世界名馬帳篷音樂節讓游客體驗暢玩好時光。全市文藝舞臺線上演出56場次,線下演出123場次,通過“線上+線下”共享,將秦腔、話劇、交響樂等視聽盛宴帶給市民游客。(記者 楊明)